2015年,山東印發《關于印發山東省“工業綠動力” 計劃實施方案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過實施工業企業及熱電廠高效煤粉鍋爐示范工程、新能源集熱系統應用工程、合同能源管理推廣工程,采取試點示范和全面推動相結合的方式,帶動煤粉及鍋爐設備制造業、新能源產業和節能服務業發展,推動傳統產業改造升級,促進節能減排和轉型發展,促進山東省實現社會經濟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如今,三年時間已過,山東“工業綠動力”計劃仍在持續,并取得了多方成效。
山東再發力 “工業綠動力”計劃“太陽能+”多能互補供暖成焦點
在濟寧召開的濟寧市工業綠動力項目政策宣講會暨“太陽能+”項目現場觀摩會議現場,有專家介紹,自2015年山東“工業綠動力”計劃實施以來,山東省共建設實施3083個工業綠動力項目,節約標煤988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2500萬噸,為優化山東省能源結構、壓減煤炭消費、降低化石能耗做出巨大貢獻。其中,在紡織、化工、印染、食品等工業領域已建成太陽能工業熱利用項目573個,日產熱水3.6萬噸。據2017山東省太陽能熱利用行業報告顯示,截至2017年年底,據統計數據顯示,山東省太陽能集熱器面積保有量1.18億平方米。這一數據中,“工業綠動力”計劃的作用不容小覷。同時,工業綠動力項目為工業企業能源供應提供了新的保障,多種能源有效結合、多能互補,也為企業降本增效提供了新路徑。這是山東省在太陽能熱利用領域又走出的一步“新棋”。
2018年8月28日,山東省經信委聯合山東省財政廳下發了《關于做好2019年度山東省節能專項資金申報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針對生物質能源推廣應用重點工程、智慧節能重點工程以及“工業綠動力”計劃做出部署。其中,“工業綠動力”計劃方面,《通知》明確指出,拓展“工業綠動力”計劃實施范圍,重點支持三個方面。
一是“太陽能+”多能互補清潔供熱重點項目。重點支持工業、公共機構、城鄉居民等領域建成運行的重點項目,依托太陽能資源和產業優勢,將太陽能與空氣能、地熱能、生物質能、電能、天然氣等能源相結合,多能互補,提高清潔供熱比重,發展多能互補的清潔供熱、清潔用能方式。
二是高效環保鍋爐改造重點項目。 三是綠色照明改造重點項目。與之前不同的是,本次“工業綠動力”計劃重點支持“太陽能+”多能互補清潔供暖,但并不徹底斷絕對熱水工程的財政補貼力度。《“工業綠動力”計重點項目申請報告要求》中對二者做出了標準要求:太陽能清潔供暖項目,太陽能集熱系統日生產熱水能力不低于150噸,熱水日溫升35℃以上,實現清潔供暖面積不少于5000平方米;工業生產經營項目,太陽能集熱系統日產熱水能力不低于150噸,熱水日溫升60℃以上。儲能設施規模不低于所申報噸位數,11月15日前竣工,且清潔供熱系統能夠正常運行。
在這一文件下發后,山東省太陽能行業協會立即召開了2019年山東省節能專項資金政策解讀會,針對《通知》中的條款以及企業的疑問進行了解答。不少企業也專門召開“工業綠動力”項目啟動會,實現文件與工程實況的聯動。
山東華臨新能源設備有限公司則未雨綢繆,專門研制了換熱量更大、集熱效率更高的等徑集熱器以及以空氣作為傳熱介質,結構簡單、造價低廉、接受太陽能輻射面積大,可廣泛用于建筑供暖、產品干燥等諸多領域的太陽能空氣集熱器以滿足市場需要。
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針對太陽能+儲熱做出了研究,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凌浩恕博士認為太陽能+儲熱技術的建筑供暖是儲熱在太陽能利用領域的重要應用方向。
山東省太陽能行業協會秘書長李衍山表示,針對“太陽能+”多能互補,目前在驗收標準方面還存在一定的空缺,這就會導致驗收過程中會出現“無標準可依”的問題。針對這類問題,李衍山也表示目前山東太陽能行業協會也在加快制定團體標準以滿足當前需要。